新闻写作
杜老师:某媒体刊文说:“公路边终年厚积着冻雪冰碴,然而却坦露出一块地面,那就是母女俩放置酥油桶及她们容身的露天茶水站。”请问其中的“坦露”用得是否妥当?谢谢!青海读者麻青川麻青川读者:“坦露”是坦率地表露、吐露的意思。例如:(1)她坦露心声说:“其实到了这时候,谁是冠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舞台上把歌儿唱好。”(2)他刚上任时就向记...
心之所至,即笔之所至。——威廉·华兹华斯此标语愿所有正在写作的朋友都能看到:博主、作家、记者、诗人、剧作家。即使你不在这些人之列,也无法否认这句话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人在用心写作、创作,或是交流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个美妙的工具——语言。过去的几个月,是我创作的瓶颈期,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希望能够冲破瓶颈。过去的每天,我都会静坐一会儿,开始冥...
编者按语消息写作是新闻写作中最常见的文体,也是最不容易写好的文体。今天选推的这篇文章通过对一篇实际稿件发表前后的内容对比,来说明如何在消息写作中既做到事实清楚,又实现“简短”、说话不“兜圈子”。这篇消息见报前的原文:某市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合一收费(主题)某市电信管理局将从5月10日开始,实行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合一收费,以方便用户交费。据...
所谓风貌通讯,指的是用通讯的形式报道某地的新风貌、新气象的新闻作品统称。风貌通讯具有多方面的写作特点。在人称的使用上,它也是颇有特色的。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风貌通讯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记者往往都以“我”亲自出现在通讯之中,叙述“我”在某一地方的采访活动,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得当,...
标点符号的错用,是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错误;它是指在本该用甲标点的地方错用了乙标点,因而破坏或错误地改变了语句本来的语法结构关系,并使语句意义不准确或发生错误。例如:①正当抢购风越刮越猛之时,万宝全商场进了10台名牌冰箱、当时卖出1台给1顾客,顾客第二天来反映有质量问题,万宝全商场马上派人拉回来换。②形势已经不可逆转,他根本...
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主流媒体历来都高度重视典型人物报道。但是,信息传播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碎片化、热点更迭的快速化,都为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加了新的难度。那么,在这个“快”时代,...
新闻语言的根本任务是记录事实,它要求准确、精炼、鲜明、生动。虽然新闻报道中的语言不能以文学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笔下的字眼可以是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需要技巧”,“准确、明晰、优美的语言”应该成为新闻语体的一种自觉追求。①带有一定程度模式化、“短平快”的报道,要提升其传播价值,记者用心琢磨文字是...
1力求思维方式超越化这是写好公文的前提条件。所谓思维方式超越化,就是撰写公文材料时要注意从认识层次、思考层面、境界层级等不同角度,不断追求实现新的突破,从而保证自己起草的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新的促动、对指导下级有新的帮助、对现实需求有新的回应。一是要超越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机关干部起草公文的日常实践,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深入理解各项工...
1从文内表述前后相互矛盾中来发现差错,减少和消除差错。所谓“文内前后表述相互矛盾”,一共有14种表现形态。1.从人物姓名的前后对照中来发现差错和消除差错。某编辑在一张大样上的同一篇稿子里发现,写到一个人的姓名时,姓不一致:一处写“陆成侯”,另一处写“乐成侯”;名也不一致:一处为“乐成侯”,另一处为“乐成候”。到底是姓“陆”还是姓“乐”...
新媒体时代,千姿百态的海量资讯不断稀释和摊薄人们的注意力,而日益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也使得见缝插针的碎片化阅读,成了大家获取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方式。如何在愈来愈短暂的浏览时间里,聚焦人们被不断转移的眼球,迫使传媒的标题必须愈来愈亮眼和抢眼。新媒体认为流量的70%取决于标题,另有统计称,一个相对较好的标题,点击率大概能提升10%左右。网络...
先看两个例句:1.曾经在1896年营救过蒙难伦敦的孙中山先生的康德黎先生的儿子肯尼斯·康德黎就是其中的一位。2.作为公安部门,对于盗版行为,必须予以打击。这就是典型的欧化句式。━━━━━什么是欧化句式欧化,顾名思义,指的是汉语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现象。欧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语法、文笔、风格或用词受欧洲语言表达影响的中文,一般带...
用错标点符号,在媒体的各种差错中,比较常见。标点符号问题,看似小事,但如何用准,确保不出错,是媒体人必须要过的一项业务基本功。今天,小编就集纳20组关于标点符合的用法,希望对媒体人提高新闻业务基本功能有所帮助。1.“但是”之前可否用句号?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
美国记者肯・富森说,“我知道大部分报纸的读者不会读到结尾。但是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写的好,他们会读我的结尾。”在硬性新闻写作中,记者不需要思考如何结尾,因为硬性新闻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作,最后的内容是最不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被编辑删掉的。记者苦心思考的结尾很可能连阳光也见不到。因此,写硬新闻,话说完了,就可以自然结尾。当然,...
谈起读书,我欣赏晚明文人张潮《幽梦影》中的说法:“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在校学生一般感觉不到这一点,还埋怨老师布置那么多“必读书”,实在“不人道”;走出校门后,为谋生终日忙碌,那时你才意识到,有时间、有精力、有心境“自由自在”地读书,确实是很幸福的事。古今中外的“劝学文”大都不可信读书很快乐,但...
新闻素材指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是记者提炼新闻事实、新闻题材、报道主题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素材来源不一,而且往往零散杂错、真伪莫辨,一般只是接触到事物的局部细节或表象,只有经过认真的核实、鉴别、整理和提炼加工,才能成为真实、完整、典型、生动的新闻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高度可信性和雄辩说服力...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面对的第一个尖锐挑战就是识别并确认报道主题。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地找出新闻核心内容,锁定报道的焦点。一篇报道是否能够在读者的目光接触它的一瞬间就引起读者的关注,并且能够让读者兴致勃勃地把它读下去,往往取决于报道的角度是否独特。尽早确定报道的主题,有助于记者收集那些支持、说明、强化报道主题的事实资料,忽略其他不相...
一、当前媒体智能化的特征媒体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与传播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当下互联网主流的移动传播体系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创造出许多新的媒体消费场景,媒体智能化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主导性趋势。这一趋势不仅重塑着媒体组织的生产和运营方式,也深刻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关系。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应用的分析,结合工业...
编者按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叙事方法就是平铺直叙,就事写事,讲清事实即可。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报道更富人情味、更打动读者,如何让我们的新闻写作体现出中国文学的美呢?其方法就是,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借鉴一些文学语言。“散文式”笔法能帮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实现这些功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新闻写作中的高级技法——“散文式”...
有人问,学采访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会写采访提纲!这是采访的前期工作。一般来说,记者都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大部分记者都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有时候这种资料分析也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如何采访。首先...
编者按如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铺天盖地,但高质量的新闻并不是很多。假如一篇新闻能够引发大众及媒体争相主动去转发,那么这样的新闻无疑属于成功之作。其实编写网络新闻有很多技巧,但主要还是靠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和发现,平时需多多练习。“法则一”新闻酝酿:写手应首先做到将用户体验深深融入到新闻稿当中。写稿之前,我们需要思考将会有哪些人群看新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