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汇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故事会》,改革开放30年共出刊430期,以20多亿册的印数,在中国期刊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据世界期刊联盟统计,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故事会》名列第五;连续三次获得“国家期刊奖”,2007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本报讯为了提高学生记者的写作能力及业务综合素质,11月8日上午,校学生记者团在1教学楼113教室举行了新闻业务培训讲座。校报社主任陈健平为学生记者作了题为“怎样学习写新闻”的专题讲座,她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知识积累,就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等主题作了详细讲解,指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新闻实践能力的培...
本报讯12月21日,“回望成长三十年——第二届首都高校学生刊物联合展览会·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活动由校团委主办,历史学院《春秋人文报》、历史学院学生党支部承办,我校13个院系的18种学生刊物协办。此次活动主要就北京市各大高校学生刊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进一步发展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期,在新主楼四季厅还进行了首都高校学生刊...
他们,用相机见证着校园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他们,用文字记录着师生关心关注的点点滴滴;他们,活跃在校园新闻报道的前沿阵地;他们,在校园新闻报道的路上执著前行———没错,他们是一群活跃在校园里的学生记者。在我校这样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校园里,非新闻专业出身的他们以“学生记者”的身份经历了或者正经历着一段别样的青春岁月。耿圳,现任《山东科...
本报讯(记者刘轩)11月16日上午9:00,由中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第三届湖北省武汉市高校报纸总编论坛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校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主演围绕高校报纸品牌建设问题展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校报或团报的总编以及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专业的徐晓波教授、戴益民老师等出席了论坛。我校《南湖青年报》主编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随着中...
□台旭台旭,现年82岁,1947年,任新华社记者;1955年到山东工业大学校报,任主编;1984年,创办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任理事长;1986年,创办中国教育记协大学校报工作部,任部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给高教战线带来了一片生机。新形势催人奋进,发人深思。究竟如何在改革大潮面前奋起,如何面对高校校报的现实急...
三排左起:马聪、王景阳、陈强、李子越、石骏勇、曹可、徐萌、刘牧、周霁颖、卫昕、郑越、夏冰、刘莉、廖文超、申展、齐际晨、林泽成二排左起:罗亦金、黄子健、杨乐、梁加成、周俊、周荃、董昊涵、冯广峥、吴晓琳、曹雅婷、李梦薇、包玲云、阎姗、付裕、刘心荷一...
本报讯(大学生记者团)为加强我院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11月8日上午10点,在长清校区一号教学楼1101多媒体教室,院党委宣传思想工作办公室召开2008年大学生记者培训班开班典礼暨优秀大学生记者表彰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军、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方成健、学工部部长、各系党总支书记、各系信息员以及各系记...
编者按:在宣传工作座谈会上,校长吴麟章要求校报刊发06级生物2班魏东同学写给他的信。吴校长说,他是一个关心学校发展的人,体现了主人翁精神。一封普通学生的来信,引起校长如此重视,从中折射出校长体察校情,关心学生的务实作风。学校党委提出,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我们真诚呼吁:广大师生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只有思发展才能谋发展;各有...
简介: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高校弘扬正气、引领舆论、倡导校风的重要载体之一。运行机制与读者群的不同,使高校校报典型人物报道具备一些特殊性,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关键字:典型人物高校校报高校校园高校教师学校发展师生报道探析教学校园建设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高校弘扬正气、引领舆论、倡导...
作为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校报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责任和重要任务,换言之,高校校报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和有效载体。进一步理清校报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间的关系,既能找到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新的发力点,又能促进校报本身的发展。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校报的重要责任(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校报的重要...
党的十七大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担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贵州大学报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在校党委宣传部...
中国最早的校报,据有关史料,当推1895年北洋大学创办的《北洋公学》校刊(即现在的《天津大学报》。如无新发现,这应算中国的第一张校报。继之是1910年天津《南开周报》的诞生(《南开大学报》前身),以及1911年《华西协会大学校刊》的创办(现《华西医科大学报》前身)。这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即将覆灭的前夜诞生的中国最早的一批校报。第一节...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一份高校校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办的《北洋大学季刊》问世以来,我国高校校报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据了解,目前全国千余所高校80%以上都创办了自己的校报,校报编辑队伍达3000多人,每期发行量超过200万份,年发行量在3000万份以上。高校校报已成为我国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对...
从事《上海财经大学报》编辑工作十余年,工作中深感要编好一个校报的版面乃至整一份报纸,不是易事,其牵涉到的方方面面非才疏学浅的笔者所能全然顾及或讲明。在此,仅就新闻图片编辑、摄影这一话题,谈几点体会。一、准确定位高校校报作为一份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内部发行报纸,不仅是学校教学、科研、文体等各类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载体,它还是学校整体形象的一...
高等学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技术相对领先、网络建设与支撑环境良好、应用资源颇为丰富。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高校宣传工作理念的日益深入,在校园网建设进程全面提速的基础上,诸多高校校报编辑部不约而同地开发与推出了校报电子版(有的称为网络版),甚至在基本信息等方面做到了与校报同步发布,使高校校报逐步从平...
宋按:做了这么多年校报了。大学有三年,毕业后也快五年了。话说八年抗战,好像应该什么一下了。早些时候还说高校校报应该是一张社区报。现在又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如此一文。看了那么多狗屁文章,只有这个颇和俺的心意啊。全文如下:自1895年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建时创办的第一张校报算起,校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高...
从1895年北洋大学创建的《北洋公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报》)作为中国的第一校报开始,校报诞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校报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所高校形象的窗口,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校的实力。一所高校的校报办得有质量、有品位、有特色,不仅这所学校的师生喜欢看,外校的人也愿意看,宣传报道的效果就比较好,对内就能较好地营造舆论环境,服务师生、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