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小说

剪风景的老人

奶奶,有你的一封信。这是经常往镇上跑的小天。送信的人不知道收信人是谁,就交给小天代为转交。哪里来的信?老人坐在老槐树下,一边剪纸,一边问。是哪,哪里来的信呢?小天也奇怪。可是信上并没有写信人的信息。而且,奶奶是孤寡一人,并无子嗣,更无走得近的亲戚。要帮你念吗?小天想知道这信到底是谁写的。你还是莫拆,信不能乱拆!可能寄错了,会有哪个给我...

贵州作家报 2020-04-23 1196

竞聘

太阳明晃晃的,把它那热毒使劲地砸在地上,然后弹起来,向空中飞舞。吃了早饭,妻子洗了碗,推开房门,惊叫:“妈呀!”,我没好气说:“妈什么呀?”。妻子回头:“你看,太阳。”妻子每次看见太阳大时总是这样一惊一乍的。我说:“神经兮兮的。”妻子瞪了了我一眼,忽然拍了一下脑门,嗓门提高八度:“拐了,拐了,要迟到了。”最后一个字还没说完,身子已飞出...

贵州作家报 2020-04-23 1193

小张

天空蔚蓝,阳光耀眼,水面风平浪静,鱼迟迟不上钩。小张打开手机,微博头条被疫情情报占据,数据不断更新,网民们评论纷纷。滴滴滴,手机突然响起,小张点开短信,“小张,赶快到村委会开会。”小张放下鱼竿,骑着他的电瓶车冲向村委会。路边麻将馆热闹依旧,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小朋友嬉戏打闹,又蹦又跳。两个小时后,小张和几名村民抱着一摞摞宣传单、宣传...

乐山师院报 2020-04-23 1081

千载风雨不负盛世

小妹亲启:长姐自离家只身去往北京后,常常挂念父亲母亲及你,近日收到家书,得知家父家慈身体安好,你也在用功读书,心里倍感欣慰,十分想念。长姐以家书寄汝,与小妹共贺开国之大喜!今日是开国大典,对于刚懂事的你来说,今日之事你或许不会同我这般心血澎湃,坐立难安,可是对于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来说,却是跨时代的一天。但姐姐仍想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贤...

安阳师院报 2020-04-16 1110

两面红妆

砰砰,气球在空中爆炸。正在合影的母女还未收起喜气洋洋的笑容,就换上了惊恐的表情。大姨急忙转身去看,她亲手用红色气球布置的心形阵豁开了一个缺口。即刻,她像一个受委屈的孩子扁了扁嘴,突然哭了起来,夺眶而出的眼泪顺着她脸上的皱褶沟壑蔓延开来,铺陈出一面水光。一旁身着红色嫁衣的新娘手足无措地安慰着她,对着镜头无奈地一笑。我按下快门,将这一幕收...

文华报 2020-04-16 1082

饮啄

?一大勺汤汁从锅中捞出,浇入肠粉盒子,鲜香浓厚,把裹了鸡蛋的白嫩肠粉封得紧紧实实。锅中勺中盒中的热气一下子氤氲了镜片。他取下绒线手套压在一旁展开的书页上,将镜片上黏着的雾气抹去再戴回,熟练地将美味打包完毕。“谢谢老板!”话毕,那口中散出的白色水汽便跟着食客一同离开。一路上的摊子似乎还舍不得送客,钝了她的步子,直把她的眼再次被那各色琳琅...

文化报 2020-04-16 1107

狗最好的朋友

“是小唐啊,快坐快坐,这几天可辛苦你啦。”《萌宠》报社的主编笑盈盈地看着唐瑞,就像看到一棵金闪闪的摇钱树,心里乐开了花。“来,这是你的奖金。”说着,主编从抽屉里毫不犹豫地摸出一个大红包就往唐瑞手里塞。“老大,这钱,我不能收。”送上门的奖励,但唐瑞怎么都不肯收下。他双眼红肿,心里憋得难受,辞职的想法在心中久久回响。这事情的缘由还得从七天...

文化报 2020-04-16 1122

阿孜古丽

□作者素描:新疆牛的草原,牛虎雄,男,东乡族,现供职于乌鲁木齐电视台。先后担任新闻记者、专题文艺编导、频道总监、副台长,高级编辑,编导近百部专题片、纪录片,获得多个国家、省级一等奖。那是一个初秋的上午,我第一天到电视台上班。一上午,我在办公室里编辑当天的新闻稿件,忙得不亦乐乎。偶尔忙中偷闲抬起头来,可以看见窗户外面有一棵苹果树。枝头上...

贵州作家报 2020-04-09 1149

拜年

□作者素描:龙兵,贵州六枝人,文学爱好者,当过教师、办公室文员、报社编辑,迄今已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10余万字。现供职于贵州省六枝特区宣传部。过了大年三十,又到拜年的时节了。每年的初一、初二,是老李给领导们拜年的时间。老李工作快三十年了,一直在单位的办公室没挪过窝。用同事们调侃的话说:“有一位老人在南海划了一个圈,让中华民族走上了...

贵州作家报 2020-04-09 1072

拒贿

□作者素描:刘雪峰,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贵州尚坤管理集团副总,贵州湄潭县作家协会秘书长。“蓝司法让纪委给盯上了,估计还没有抓住把柄,要不早歇菜了……”蓝司法还在办公室门外,听到老王指名道姓说自己,心里坦然,也只付之一笑。为不让大家尴尬,蓝司法脚跺的山响,屋里的议论嘎然而止。办公楼是八十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房,每间办公室都是里、外各一间,...

贵州作家报 2020-04-09 1117

跑山

□作者素描:彭辉男,70后,现供职于开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开江县作协副主席、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出版有《我来看此山河》《相对无语是清欢》,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九人又跑山了!”巧会挂断手机就歇斯底里地向赵延平咆哮道。“跑山”这说法貌似只有赵家沟才有,山里的娃不听话,跑出去疯耍。这个词儿对赵延平来说是久违了,会心的一...

贵州作家报 2020-04-09 1104
忙趁东风“看”纸鸢

忙趁东风“看”纸鸢

春天是多风的季节,春风一刮,孩子们就在屋子里待不住了,想“野”到外面放风筝。小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做风筝。没有彩色的纸,我们就在白纸上用蜡笔涂上颜色,然后折成类似纸飞机的模样,再剪一些细长纸条用糨糊粘在风筝尾部,风筝两侧用锥子扎两个小孔,用线穿起...

神华能源报 2020-04-02 1120

那一抹流光剪影

今年的雪,来得格外的早。伸手接住片片雪花,感受它们附到手心时那一瞬的冰凉。灯光底下,舞台亮了起来,仰望夜空,冰雪带来璀璨的舞蹈。摩挲了两下手心的水渍,呼出的气在空中化为白蒙蒙的雾气,遮蔽在眼前,给世界蒙上一层轻薄的纱。此时,整个世界都是梦幻的。眼里映着灯光迷幻,看冰雪舞蹈,那抹追忆,却穿越了久远的时光,凝在了一人的背影上。树头挂着银坠...

兰州财经大学报 2020-04-02 1146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夕阳西下,金黄色的太阳懒洋洋地打在身上,金灿灿的槐花飘落,被清风织成一地花毯。我手持书卷,躺在槐树下昏昏欲睡,猛然看到李白的一行诗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香”,“侠骨,侠骨……”我反复低喃着。是了,侠骨,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向儿时的梦。一阵清风袭来,竹随风摇曳,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中,依稀见到一个白衣剑客与黑衣人的身影,纠缠不休,在刀光剑...

乡间灯火照归人

幽静的小路上,散漫地撒着些许杂草。草叶儿蘸着点稀微晶莹,在月光下若有似无地晃着。已是深秋露重,夜仿佛是沉沉地浸在冰窖子里,无时无刻没有不想着散些寒气出来。连平日里总是带着柔色的月亮,也似是要与这天地同气同形,泛着寸寸阴冷。连绵的阴雨渗进泥土,使杂草错生的小路上泥泞不堪。夜行乡路本就不快,偏偏又逢上这说大不小的阴雨,着实令人难受。此刻雨...

华西师大报 2020-03-19 1130
回切尔诺贝利没有路

回切尔诺贝利没有路

■张子宜《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部作品有很多个名字,好作品的确值得多个名字。原版书籍叫作VoicesfromChernobyl,《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从书名中恍惚间就可以听到书里幸存者的低语和呐喊;另一个译版叫作《切尔诺贝利...

浙江大学报 2020-03-19 1179

不当“老好人”

吴天和吴宇是从穿开裆裤开始就认识的好兄弟,二人意气相投,性格相近,再加上同姓,常常被误认为是亲哥俩。“我俩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他们幽默的解释常惹得众人哈哈大笑。二人祖上三辈都在煤矿工作,他们小时候总是缠着家里人给他们讲述矿山的故事,时间一久,两兄弟便对矿山有着特殊的向往。成年后,他们纷纷报名来到当地煤矿工作。吴天是该矿物业公司消防监...

徐州矿工报 2020-03-19 1150

读《半张纸》有感

“这世间,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好的文学作品却总是能撩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让读者在书中看到自己,或是有所感悟。给你半张纸,你该如何诉说一段人生经历?有人借酒忆生平,街头闹市呼朋唤友,将自己的过往娓娓道来,动人处声泪俱下;有人将其付诸笔端,三尺素宣写尽悲欢。《半张纸》这篇文章,长...

南华大学报 2020-03-12 1154
人非孤岛:阅读《维米尔的帽子》

人非孤岛:阅读《维米尔的帽子》

“人非孤岛,无人可以自全。”这句话出自英格兰诗人及神学家约翰·邓恩《紧急时刻的祷告》。他生活的年代———17世纪,使他思索人类世界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间的精神联结,思索那往外延伸、可资依循的架构。《维米尔的帽子》,这个书名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本对...

南京艺术学院报 2020-03-12 1128

故乡的老腔

故乡地处江南水乡,这里被誉为“鱼米之乡”。水乡人家都有一艘小船:捕鱼、上学、走亲戚、上集市,都离不开小船。小船,是渔家的天、渔家的地。我是听着小船的桨声长大的。桨声悠悠,桨声清亮,桨声唱出了水乡的苍凉和富饶、悠久和厚重。每当父亲捕鱼时,总是带着我。我兴高采烈地坐在船头,父亲划着桨,桨板轻轻地滑过水面,桨声打破了清粼粼的湖水,打破了水乡...

陕西电大报 2020-03-05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