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文化宣传

永恒的怀念——纪念父亲李国平教授诞辰100周年

永恒的怀念——纪念父亲李国平教授诞辰100周年

当建筑工人的李汉鑫和父亲李国平合影1973年李国平写给儿子李汉鑫的诗今年11月15日是父亲李国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父亲离开我们已14年了,每当想念他时,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他那么慈爱而充满智慧,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影响着我们,永远激励我们...

税显光:30年的师生情缘

税显光:30年的师生情缘

他今年91岁,给80级学生授课时61岁,如果从他1951年调出川大开始筹办四川财院算起,他在西财呆了已近60年。这几个数字无声地诉说着他与西财深长的渊源。“80年代的年轻人们,怀揣着火热的梦想,从贫穷落后的地方来到了校园,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他...

感谢伴我成长的痛

每每听到下面这首歌,心中就会充满无尽的欣慰和温暖。“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而我,却要感谢这一路走来伴我成长的痛。曾几何时,我不再懦弱,敢于跨越漫漫人生的坎坎坷坷,付出,收获,变得坚强而从容不迫;曾几何时,我不再哀怨,敢于面对仄仄生活的起起落落,跌倒,站起,变得平和而...

编者按

【编者按】翻过九月的记忆,你如诗的情怀还在胸中荡漾;那些不朽的篇章,依然还在湛蓝的天空飘荡。世博志愿之行,灼灼动人,带着馥郁花香,欢快遨游。十月金色的阳光铺满诗稿,新生们适应校园生活了吗?那盈盈跳动的辉光里,各系运动健儿,舞动着浪漫的音符,汇聚成一曲“更高、更快、更强”的青春之歌。记者行动,尽显风采,你心动了?欢迎您的参与。来稿请发送...

十年阳光论坛依旧最美不锈

这里是学术的圣殿,这里是智慧的讲堂,这里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永远充满阳光!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流云间青檐碧瓦的校园里,应莘莘工程学子海绵般迫切汲取精神养分的需求,诞生了一个旨在“浓厚学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开拓青年视野”的讲座品牌———阳光论坛。她的活跃给这所工科院校注入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她的努力为广大工程学子开辟了一方思想的净土,...

《工学周报》 2010-11-05 230

有位亲人叫“建桥”

一至今,沂蒙老区的岁月底片依然清晰如初。那是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九年九月六日,正值沂蒙大地果蔬叠翠、五谷织锦。由上海建桥集团爱心捐助,沂蒙星伟希望小学教学楼,在老区人民的无限感恩中拔地而起。一时间,沂蒙大地曼舞飞歌。铿锵锣鼓声中,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先生,为星伟希望小学落成,剪开了一片春天。从此,沂蒙老区记住了一位亲人的名字———上海·建...

《建桥报》 2010-11-01 300

新的旅程新的起点

曾经,飞扬的青春陪我们挣扎着走过一段不甘迷茫的旅程;如今,我们可以欣喜地说,我们已经走出了那些幽暗但充实的日子。曾经的我们有欢乐,也有烦恼,那些欢乐,那些烦恼,那些盛开在心里永不凋谢的花朵,将会深深地印在我们青春的履历上。如今,我们走在大学的校园里,还记得在通往大学的路上的一切,在路上有那么多叮咛与祝福相伴,有那么多体贴与关爱相随。随...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编者按:10月22日,“科学与艺术—2010国际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湖校区T201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是服装学院举办的首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旨在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阐释他们对服装产业新观点,提供了一个分享国际性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

言传身教世人钦———纪念刘照同志(1921-2009年)逝世周年

遽闻噩耗顿昏沉①,泪眼模糊)卷心。投笔从戎倾壮志②,建功敬业重修身。闲时博览兼中外,会聚欢谈论古今。奉献一生昭日月,言传身教世人钦③。注:①原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照同志逝世前约一月,我还到他家同他聊了两个多小时,不曾看到他有倦意。惊闻他逝世的消息,我正在外地,连遗体告别仪式都未能参加。②刘照同志参加革命时尚为中学生。③刘照同志...

小娃娃里的大梦想

小娃娃里的大梦想

“大学是最后一个跌跟头而不会流血的地方了,所以,无论什么事情既然选择了,开始去做了,就不能轻易说放弃”。当笔者问及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做自己的玩具娃娃并努力将其推广时,王芸这样回答。王芸是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城市管理专业的一名普通学生,...

理工·印象

初识宁波,不是从中国地图上,也不是从电视报纸上,而是从家人的口中。我的大伯一家是正宗的宁波人,每次团聚的时候,他们那口流利的宁波话对我来说都是半懵半懂的考验。七年前,第一次踏上宁波这块土地,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宁波———这个朝气蓬勃的城市就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她的阔绰和大方。笔直的街道,宁静的湖面,规矩的楼房,来来往往的人群,都成为了江浙文...

婉约豪放论宋词

顾彩先生在《清涛词序》中说:“一代之兴,必有一代擅长之著作。”的确,古文莫盛于汉,骈俪莫盛于晋,诗律莫盛于唐,而词则莫盛于宋。始于五代,形成于唐,而极盛于两宋的词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恒星。而宋词的光彩更不是我们能用几句话来道明的,需细细品味、仔细思量……“小气”婉约,宛转柔美宋词的三大流派中最早出现的应该就是婉约派了。徐师...

抗美援朝故事

抗美援朝故事

□曾明亮没问名字的老翁1950年11月份,我当时是志愿军工兵五团三营营部的文化教员,我们是从宽甸的长甸河口进入朝鲜的。过了鸭绿江,进入朝鲜,当时鸭绿江附近还有朝鲜民居。因为是夜晚,部队要分散找民居宿营。朝鲜的房屋,进门就是炕,一切生活都在炕上进...

漫步平江路

漫步平江路

十一假期,带着天津的两位朋友去我的老家旅游———苏州,我们为这次旅行起了诗意的名字“嗅江南”。白露刚过,苏城又到了丹桂飘香的时节,满街那浓郁的桂香,沁人心脾,放下行李,步行去平江路。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也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今天苏州古...

团湖日记

团湖日记

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日子里,我回到了暌违已久的团湖———那久远的年少时光、那泛黄的青春记忆!说它是湖,其实就是长荷叶、开荷花、结莲蓬的方圆三四里的荡子。三十四年前,我在离团湖不远的盛塘中学念初中。结识团湖,是我迈进初中门坎时,渴求知识的心原,...

郑敏:跨越世纪的诗哲人生(四)恩师冯至

当时,我还选修了冯至先生关于歌德的课,并读了冯至先生翻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年青诗人的十封信》,这些都对我影响非常大。我在哲学系攻读的是西方古典哲学。冯至先生研究歌德、里尔克,我也学德文,与他的路子很接近,都看重哲学,觉得德文诗比英文诗更直接。那时冯先生才步入中年,虽然按照当时的习惯穿着长衫,拿着一支手杖,走起来却是一位年青的教授,而他...

"根叔"需要正名吗?

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是学生给他的昵称。6月23日,63岁的李培根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做了16分钟题为《回忆》的演讲,中间被掌声打断30次。"根叔"在演讲稿中融会了四年来的国事、校事,"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等网络流行词语,这出乎意料又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