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文化宣传

仨人成家———读《我们仨》

《我们仨》于杨绛先生93岁高龄之时出版,书中记录了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共同生活的六十三载光阴。这是一部爱情史、婚姻史,也是一部家庭史,更是治学、生活的楷模。“仨”是三个的合音,他们三个注定是分不开的。钱钟书先生生活里全然一副稚童模样,同圆圆一道欢笑,一道打趣,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她是“最才的女,最好的妻”,她名至实归。钟书在...

博通古今,志愿与行

苍山负雪,紫阳青烟,临海是那段文化织染上嵌就的一颗璀璨珠玉。12月29日,临海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大众揭开它的面纱。这一天有群特殊的来访者,他们就是来自台州学院的志愿者。折寄温情满楼苑为应对元旦期间的人潮拥挤问题,维持馆内参观秩序,由台院学子组成的志愿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志愿活动。在此期间,经工作人员安排,他们统一着装,各司其职。出于各类...

向死而生

“世界末日说”曾经无数次被提起,人们总是乐于思考,人类从哪来,人类将往何去,时间会停止吗,宇宙有尽头吗,宇宙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在杰青科普报告会上,李向东、朱宗宏、韩占文、吴学兵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带领我们走进浩瀚宇宙的苍穹。“宇宙学是一门精密科学。”经过漫长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能告诉我们宇宙的年龄、来源、大小等等。我们知...

父爱无言

起风了,斑驳的树影欺负着行人的影子,也乱了我的心。风依旧晃着,打开车门的那刻,爸爸微眯的双眼写满疲倦,寒风钻入大衣,鼓鼓地拖拽着他那单薄的身子,他左脚先出车外,再揪着裤子,扯着右腿落到地上,慌慌忙忙打开后备箱,拽起那壶50斤的酒,逃跑似的远离我的视线。只因我争着同他提,他才那么匆匆。我趴在车窗上,望着他费劲的挪动着那壶酒,提得那么辛苦...

春晓

春风拂脸庞几时雨飘飞花开数番地春晓意来临春晓啊你可知那微微暖意映衬了你宁静里的平和那爽朗的风展露了你肆意里的温婉那湖畔的垂柳藏匿了你偶有的多愁春晓啊海棠花开满枝丫随风旋落在姑娘的百褶裙上流溢出多少自然芬芳春晓啊消融了严冬的傲寒暖了人们的心房春晓啊草长莺飞的天里听一曲民谣沉淀过往心荡漾春晓啊悠悠青葱岁月里曾几何时吟唱如此光亮希望青春晓歌...

博得声名尽楚才———忆我和父亲毛禹居老人在湘大会面

一九五九年春,我在株洲三三一厂组织昌航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分配工作。适时我堂兄远翔同志告知我家父住在杨嘉桥湘潭大学,听到这个信息,我喜上心来,下决心要去看看老人家。当学生分配完后,有三天空闲时间,便抽一天去湘大。时下三月,日暖风和。春花烂漫,农事正忙,勾勒出一幅柔和绚丽的风景画,真是天知我心,地知我乐。只是车速较慢、路况不好,七点出发,到...

指尖上的传承

编者按:从泥人张到苏绣蜀绣,手中的一抔黄土,腕上的一根红线,都是一笔一划的功夫。时光机器隆隆的轰鸣声里,手艺人的双手日渐干瘪,在遗忘的缝隙里微弱地传承着,或大张旗鼓,或沉默无声,或只是凝于指尖上的一份执着……

听读书的声音

石光茂(行知学院管理153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为朱熹之经典,初读时就铭记于心,也是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一闲下来我就会找本书来读一读,出门也喜欢带本书在身边,慢慢的读书便成为我生活的一种方式。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我对书籍也愈发热情,感觉每一本书都是...

听读书的声音

石光茂(行知学院管理153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为朱熹之经典,初读时就铭记于心,也是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一闲下来我就会找本书来读一读,出门也喜欢带本书在身边,慢慢的读书便成为我生活的一种方式。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我对书籍也愈发热情,感觉每一本书都是...

育人于山林

●如果再晚一些时日采访,林学院院长赵秀海又要变成“光杆司令”了。每年5月到10月,团队中的学生都会被他派到野外,身边就没有助手了。“野外实验发现问题和实验室发现问题是两码事。”赵秀海这话并不假。曾经有学生在长白山发现水曲柳雌树结实却长得快,雄树不结实反而长得慢,由此发现了雌雄异株植物的这种特殊现象,并进行了一系列槭树研究。这类和生产实...

《北林报》 2018-05-02 27

开卷有益

当几十载的时光匆匆而过,退休后的闲余生活做些什么好呢?有人到棋牌室,有人写回忆录,有的去跳广场舞,当然,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而读点书,尤其是读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获得一些收益,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质疑◆◆◆我们曾多次阅读《史记·太史公自序》,其中有“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

意识与心灵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意识流小说的阅读无疑是一种自我放逐,一种对自己精神上的磨练。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记得我阅读的第一本意识流小说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读完这部薄薄的...

仲春之月醉芳华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步履匆匆,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春寒料峭,未觉暖春,尚问寒深浅,万物已复苏。春,在萧寒谢落中凝聚,在万物复苏里绽放。晨起,推窗而视,春雨淅淅沥沥,河水汩汩,昼夜不息,在清晨与夕阳的轮回中浅吟低唱。烟雨朦胧中,河岸垂柳飘摇,浅浅新绿点缀,温柔似姑娘的眼波。“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教学楼前的几株白玉兰早已...

菜园小记沂源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宋以民

楼下的袖珍小菜园里,眼下正是萝卜的生机勃勃季。眼瞅着它们从无到有,一天天茁壮成长,平凡的日子充实了许多。我会经常匀出一些零碎的时间打理它。今天清晨,我便早早下楼,打理一番这些郁郁葱葱的萝卜。小小萝卜畦,分为两部分,一南一北相毗邻。南边的部分,撒种虽然晚了几日,但我自作主张施了底肥。北边那一部分,我打算听从一位来自乡下的行家里手建议,等...

彰显淮剧艺术的研究力作——读《淮剧艺术通论》

淮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同时也是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然而对于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来说,我以前只知道现居地河北有“梆子”,故乡黑龙江有幽默风趣的“龙江剧”“二人转”,而对于江苏的淮剧却不甚了解,浑觉它或许和江南金陵的秦淮景有关,该是柔和的,温婉的。直到几年前来到盐城师范学院读书,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著名淮剧...

致敬村官生活

从基层这所特殊的“大学”毕业后,时常有人问我,到农村做大学生村官值不值?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值得!收拾行囊来到城市生活工作伊始,在一些人的眼中,我好似浪费了整整三年的时光,折回原点从“零”出发。每每面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我都笑而不语,常常用周国平先生的话来勉励自己:“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这...

南山竹海

“尘嚣今远避,清静水声幽。耳顺闻丝竹,鸟语上层楼。南山松喻寿,竹海示温柔。碧波轻槎泛,品茗能忘忧。”这是诗人叶千华在游南山竹海时所作。万亩竹海,青山翠湖,飞鸟与游鲤,碧波与白云,这是怎样梦幻唯美的画面,令我不禁向往。我站在古朴的石碑前,看着碑身上镌刻的朱红色字体———“南山竹海”。我终于来到了这个竹的海洋,梦的天堂。骄阳正炙烤着大地,...

我上大学的1978年有三个29———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年,我出生。1978年,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人们开始“富起来”了,那一年,我考上大学。事后看来,考上大学对我意义重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考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写此文纪念之。后来,我在大学当教师,讲到高考,经...

如何做个有吸引力的人———读《故事思维》有感动检1605班戴川

无论我们年龄多少,阅历多少,在人际交往中,在意外心理的左右下,我们总会感到日常生活单调乏味,希望接触一些新鲜,有趣的人和事。理所当然,我们更渴望自己就能成为那个有意思的吸引人的焦点。然而,当我们学各种东西,忙各种事情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忙的不亦乐乎,却依然很难被他人评价为一个辨识度很高的有吸引力的人,为什么呢?通过《故事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