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宣传
《我们仨》于杨绛先生93岁高龄之时出版,书中记录了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共同生活的六十三载光阴。这是一部爱情史、婚姻史,也是一部家庭史,更是治学、生活的楷模。“仨”是三个的合音,他们三个注定是分不开的。钱钟书先生生活里全然一副稚童模样,同圆圆一道欢笑,一道打趣,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她是“最才的女,最好的妻”,她名至实归。钟书在...
一九五九年春,我在株洲三三一厂组织昌航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分配工作。适时我堂兄远翔同志告知我家父住在杨嘉桥湘潭大学,听到这个信息,我喜上心来,下决心要去看看老人家。当学生分配完后,有三天空闲时间,便抽一天去湘大。时下三月,日暖风和。春花烂漫,农事正忙,勾勒出一幅柔和绚丽的风景画,真是天知我心,地知我乐。只是车速较慢、路况不好,七点出发,到...
当几十载的时光匆匆而过,退休后的闲余生活做些什么好呢?有人到棋牌室,有人写回忆录,有的去跳广场舞,当然,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而读点书,尤其是读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获得一些收益,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质疑◆◆◆我们曾多次阅读《史记·太史公自序》,其中有“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
楼下的袖珍小菜园里,眼下正是萝卜的生机勃勃季。眼瞅着它们从无到有,一天天茁壮成长,平凡的日子充实了许多。我会经常匀出一些零碎的时间打理它。今天清晨,我便早早下楼,打理一番这些郁郁葱葱的萝卜。小小萝卜畦,分为两部分,一南一北相毗邻。南边的部分,撒种虽然晚了几日,但我自作主张施了底肥。北边那一部分,我打算听从一位来自乡下的行家里手建议,等...
淮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同时也是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然而对于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来说,我以前只知道现居地河北有“梆子”,故乡黑龙江有幽默风趣的“龙江剧”“二人转”,而对于江苏的淮剧却不甚了解,浑觉它或许和江南金陵的秦淮景有关,该是柔和的,温婉的。直到几年前来到盐城师范学院读书,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著名淮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年,我出生。1978年,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人们开始“富起来”了,那一年,我考上大学。事后看来,考上大学对我意义重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考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写此文纪念之。后来,我在大学当教师,讲到高考,经...
无论我们年龄多少,阅历多少,在人际交往中,在意外心理的左右下,我们总会感到日常生活单调乏味,希望接触一些新鲜,有趣的人和事。理所当然,我们更渴望自己就能成为那个有意思的吸引人的焦点。然而,当我们学各种东西,忙各种事情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忙的不亦乐乎,却依然很难被他人评价为一个辨识度很高的有吸引力的人,为什么呢?通过《故事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