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文化宣传

东林赤子谢延军:愿为祖国留青山

谢延军1975年出生。现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生物质复合材料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工作,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黑龙...

与人相逢,不过匆匆一面,你只见了他的眉眼,却忘了他的心间,几秒钟的记忆定格,好看的皮囊令你雀跃。时光更迭,下一次的遇见,是否会忘了曾经,匆匆一瞥?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美丑,欣然受之;而今日,人们却越来越接受不了真正的自己,仿佛看起来长得好看,成为了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殊不知,在时代的进步中,我们的追求开始渐渐变味。无论...

忆长楹大哥

忆长楹大哥

长楹大哥是我们顾家“长”字辈兄弟姐妹中的老大。自从我于1993年8月初,陪同母亲返回盐城探亲并认识他之后,就一直以此称呼这位学养深厚、有君子之风的长兄。1949年的春天,父亲与母亲正值青春年华,因时局动乱,只得背井离乡,来到台湾谋生。我们兄弟姊...

纪念北京联合大学建校40周年主题曲

《联大正青春》作品简介《联大正青春》是纪念北京联合大学建校40周年的主题曲。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市委、市政府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36所大学分校,自1985年合并成立北京联合大学,40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师生不负使命、勇于担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先后为国家培养出20余万名毕业生,最早提出试点...

东林赤子李伟:我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李伟博士,1983年5月生,山东莒县人。现为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先后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选国家“...

文学札记

文学札记

要写出一篇能让人们普遍接受的文章对于我来说绝非易事,因为我是没有生活的那一类人。小说需要从生活中取材,散文则是生活中感触的提升。你总不能要求有生活的人去了解没有生活的人。后来我总算发现自己还能写些书评,于是才有了这篇尽量显得诚实但依旧力不从心的...

带着坚持去做科研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海楠

王海楠,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班班长。2016年通过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国家级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连续两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EI检索7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4项。三年前,...

山间

夜色侵袭了最后一抹晚霞。陷入平静的湖水缓缓地冒出一零星的光点,随之是从未迟到的月影。星星开始铺洒整片天空,像是一块深色画布上点了白色的染料,它们装饰着,展现自然的美。晚风通透了山谷,行走在蜿蜒的山路,空旷的植地是最美妙的,庄稼们趁着月色悄然生长。于谷中,夹于天地间,望不尽的天地界线,乃人之乐。鳞次栉比的村庄不约而同地亮出山谷独有的曲线...

《成贤报》 2018-11-30 38

信大芳华

一切源自两位气象伟人的筑基五十八年不忘初心从寒冬熬到初春迎着朝阳茁壮成长从黑夜守到黎明向着梦想负重前行五十八年前赴后继无数人心血浇灌信大已成为气象学人的殿堂一汪单色的水墨亦绘成波澜壮阔的锦绣山河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年轮太阳热情点燃生命的火焰请允许我们诗意地翻开那流光溢彩的画卷一起重温艰辛与辉煌的五十八年岁月的坐标将历史分为整齐的两卷高耸...

当用青春诠释华丽蜕变

当用青春诠释华丽蜕变

渤海之滨,静湖之畔,壮志青年,于斯为盛。正值青春年华,恰逢意气风发,只该英雄本色,尽显一代风华。当用青春,诠释华丽蜕变:当用时间,见我辈当自强。曾用几千个的日月更替,换得如今的几载四季轮回。奋斗吧,少年,我辈岂是蓬蒿人!金秋时节,我们带着汗水与...

跃起如羚投掷激情--访我校田径队跳组、投掷组

跃起如羚投掷激情--访我校田径队跳组、投掷组

风后面是风,天空后面是天空,道路的前面是道路。———海子呐喊凭栏而望,看的是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姿,看得是运动员们不放弃咬着牙的坚持。春暖花开,夏风徐来,秋霜霜降,冬雪袭来,无论什么时候,操场上都不会缺少他们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迎着曙光,追...

重拾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千年而不倒,正是因为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考验,如今留下的是千年文化之精髓,然而,我们的端午节却被韩国申遗,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耻辱,我们气愤,但我们更要从中找寻原因,吸取教训。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文化传播、文化交融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现如今...

校报轶事④校报对外交流

改革开放伊始,随着江西和国内一大批高校恢复办学与相继创办,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各校纷纷仿效党报办报成法,纷纷创办了校报。有了校报,不同高校的校报人也有了互相交流办报经验的迫切需要,江财校报人也不例外。1986年对江财和江西高校校报来说,是个重要年份。这一年,江财校报正式更名为《江西财院报》,并且成为全省高校校报大家庭中...

碎片时间巧利用

碎片时间巧利用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公司历来重视创新工作,但仅仅创新不是结果,创新落地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只有将创新成果落实到实处,才能给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简单来说,技术创新...

《日百文化》 2018-07-30 38
日百最美青年日百最美青年

日百最美青年日百最美青年

由门店统一组织,部门与部门之间、柜组与柜组之间进行PK,最终根据结果发放PK奖励。团队PK自2017年1月在五莲新玛特服饰部推广应用,发挥以经营倒逼管理的优势,在销售业绩、顾客满意度、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得到了完美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项创新...

《日百文化》 2018-07-30 38

管理论坛赛马不相马

2018年作为公司阿米巴改革落地之年,如何让阿米巴在各层级真正实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实,回归阿米巴原点,答案早已揭晓:关键在于经营人心,向内求生,由相马变为赛马。董事长在年会上更是举了懒马效应的例子,言犹在耳,其中警醒意义深远。阿米巴与其说是一套经营体系,倒不如说是一套哲学体系更为贴切。企业经营模式千千万万,优秀的文化却始终如...

《日百文化》 2018-07-30 35

寄芳华的我们

最近阅读了一本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不由联想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朱光潜先生写给青年的这十二封信从读书、作文、社会运动、恋爱、升学选科等方面着手,他并不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循循善诱,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十二封信并没有明确的对象,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谁都是受信人,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