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文化宣传

契合

凌晨4点,启明星已经在天际散发异常明亮的光芒,一弯细细的月牙儿却斜斜地滞留在东方的黑幕上,白天葱郁的柿子树现在像一幅黑色的画,怪异地贴在天上,空气弥漫着黑夜特有的味道,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世界。窗外已经有人家亮起了灯———这个小镇就是这样习惯了过早出现的灯光。就像我早逝的姥姥。记得姥姥会在所有人还沉在梦乡里的时候麻利地收拾好凌乱的老屋,然...

无论是祷告,还是静心,都让人感到静谧。黑与白,城与市

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张切斯特的图片,有点动人,于是决定前往一观。它号称有将近2000年历史,世纪初罗马人便来到这里建立堡垒。不过,这点已经不能打动我,以罗马风格著称的巴斯(Bath)已经去过。它号称有千年历史的教堂能比约克主教堂(YorkCathedral)更使人震撼么?可是,还是决定去,因为它那“黑白”分明的建筑。从切斯特(Chest...

暗香

暗香

令人驻足赞叹的往往是对人的生活并无任何用途的东西,如触摸不着的倒影,无可改变的岩石,天空奇妙的色彩。——题记当我们舞旋而入来到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心中秉存着那朵斑斓的花,其花期给予我们的是深深的守候和浓浓的期待。期未至,则心总明。它也许是“定定...

《一一》

《一一》

我又开始看已故导演杨德昌的电影《一一》,像杨德昌以往的影片一样,《一一》以一种非常细致、有条不紊的步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故事,结构完整,笔触温柔。故事起始于一场婚礼,新郎的旧情人来找新郎的妈妈哭诉自己惨遭淘汰,而新娘的礼服已经不能盖住她隆起的...

家乡印象两篇

秦腔这是一种只适合在延绵八千里群山万壑间飞舞的豪迈乐章。在北方峻冷的冬日里,三尺白雪厚重地压在这广袤的黄土地上,一派苍苍凉凉,冷冷清清的模样。村庄安静地躺在山脚下,头顶上萦绕着一圈飘渺的烟气。屋子里炉子上的水壶“嗞嗞”地叫着,隔着模糊的水汽,窗外是一片如水洗过般明朗的天空。但即便在这般峻冷的日子里,村口的庙门前,仍然摆开了场子,唱起了...

两个人的回忆一个人的追寻

两个人的回忆一个人的追寻

一个相机的广告。5分钟的MV。一生的回忆。两个人的季节。火车缓缓从远方驶来,一段追寻记忆之旅。熟悉的小路,通往海的方向。满开的紫蓝色花,层层叠叠地花瓣,生命中纠缠、牵绊,全是关于你的记忆。我从很远来,找寻你存在的曾经,虽然你已不在,但是因你存在...

属于母亲的康乃馨

属于母亲的康乃馨

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开出温柔的花朵,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叶片细长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丽,姿态高雅别致,色彩绚丽娇艳,更有那沁人心脾的淡淡香气,甜醇幽雅,使人目迷心醉,这就是属于母亲的鲜花--康乃馨。又一个在北京的美丽冬天,又忆起关于妈妈关于康...

雁山速写

雁山速写

夕阳晚饭后散步,置身于雁山的怀抱,才能细细端详她那柔媚的容颜。柔软的天鹅绒般的蓝天,随意漂浮着几丝白云,一如时髦的美人流苏髻,休闲而不凌乱,愈发衬托出这样一个黄昏别样的意韵。时而流苏飘逸,时而凤凰展翅,云朵舒缓而优雅地变幻着,大自然无垠的蓝画板...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回顾几年来在中国人记忆中的大事,似乎让灾难占去了大半:雪灾、地震、洪水、泥石流……三年两度国难日,让原本一个个美满的家庭经历生死别离,让原本一处处人间乐土变成伤心之地。尽管如此,我们的麻烦并未因此减少,受尽天灾中华民族依然还要面对来自于民族分裂...

打工在外

公车站牌下,一个徘徊的身影在游荡着,“您有短消息啦!您有短消息啦!”手机铃声欢快的响起,刘向却心生一阵紧张:工作有着落了?还是父亲、母亲的询问?刘向心里泛着嘀咕,最后还是掏出了手机,只见上面显示:截止到19日07时23分您的账户余额为9.52元,请及时续缴话费。“哎……”刘向一边叹着气收回了手机,一边纳闷的想,“不对啊,前几天刚充的话...

大学生艺术团

天津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是学校重点扶持的艺术类社团,是广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园地,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第二课堂。大学生艺术团正式成立于1999年,现有舞蹈团、合唱团、管乐团、民乐队、星光剧社、相声社、越剧社、礼仪模特队以及综合管理中心。多年来,大学生艺术团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校团委的指导下,本着“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

赞菊○廖燕谋

宋朝理学家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对菊花曾作颇高的肯定:“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非名花,但有大隐隐于市的隐士情结。菊花恬淡、脱俗、清高和飘逸的品格,是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被赋予鲜活的想象力。在秋风瑟瑟、凉气袭人、万花凋零之时,菊花则傲然绽放,给寂寥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当我漫步菊园,观赏菊展,不禁自吟哼出赞菊诗:“仙风傲骨伴重阳...

世间情百态我只为君待

金庸的武侠名著可以说是中国电视界最硬的饭碗,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之余,也向大众普及了这些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故事。女性读者其实最喜欢的还是金庸笔下角色的爱情。金庸武侠涵盖了人类几乎可以归纳的各式爱情,构成了一组庞大的"情痴画廊"。或许他笔下的人物总脱不开侠的灵动,但还原这些经典爱情模式,还是让我们对他从情感哲学、社会心理方向对爱...

绿色,了这个秋

在这个明媚而又忧伤的秋天,我从我单薄的清晨里打马而过,穿过木槿,穿过紫堇,穿过时隐时现的华乐与悲伤。大学一年,时光匆匆而过。清风吹过如画般散落的流年,思念生活的点滴间摇摇晃晃,看季节里深深的暗影,绿色,是我这一年旅途中最美的点缀。再穿一次军训时的迷彩服,再走一遍那铿锵有力的三大步伐,再翻一下曾经获得的荣誉证书,那么多美好的事物,那么多...

土楼之夜

星夜下沉睡的土楼,没有霓虹时尚的闪烁,却让人毫无防备地在心里亮起了一盏昏黄而又温柔的灯,如一碗清幽的茗,飘着让人迷恋的味道,那是家的感觉……--题记落日的余辉,充满着留恋地将最后一点光小心地洒在这片红土上。于是,满是果树的山,盘山蔓延的土路,流淌着的河水以及河边洗菜的农家女,高高低低的野芋头叶,堆满了干草的牛棚,还有那安静地坐落了几十...

石磨

石磨

外婆家有一台石磨,磨不是很大,两个人合抱差不多能抱它一圈,两片磨扇是由上等山石打磨而成,传了三代人,至今仍没有任何损坏。听母亲说,以前外婆家是地主,祖上都是读书人,在乡里的名声是非常好的。文革时,所有家产都被没收,只剩下一台石磨,因为太重,红卫...

一七令·秋两首□雪映天张路

其一秋。有心,无愁。鸟飞高,云出岫。天地莽苍,新月如钩。刚柔读经史,诗书伴茶酒。丝竹不让音少,德馨不觉室陋。古来清秋皆寂寞,唯我寂寞不在秋。其二秋。风落,雨收。凝眸处,怕登楼。花事尽了,落叶都愁。寒山横雁影,秋水渡孤舟。自从送君归去,谁听心事悠悠。却怕来时颜色改,芭蕉深处泪偷流。

“卷帙浩繁”国人却缘何“文化饥渴”?

“卷帙浩繁”国人却缘何“文化饥渴”?

过去的一年,中国的图书发行量同中国的人口数一样,以69亿的天文数字称雄世界。然而,就在大小图书馆俯拾即是,各种书籍唾手可得的今天,国人置身其中却如驰骋于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却难觅佳作,“与高尚人的谈话越来越少”,正遭遇尴尬的“文化饥渴”。回溯历...

历史遗产也会成为现实社会的负担——兼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篇目的增减

我们常常为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遗产而自豪。但历史遗产有时也会成为现实社会的沉重负担。对此,鲁迅早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就已经作过极为明晰、确定的表达。他在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的《随感录·三十六》中说:“而‘国粹’太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于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于是乎要...

重阳节·原子弹

今年的重阳节是公历10月16日。真巧,距今46年前的今天,即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么巧,想想十分有味。重阳节,或叫重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传说在东汉,汝南的桓景随高人费长房游学累年。一天,费告诉桓:“九月九日,你家中有灾,快点回去,让家人制作红色袋子,内盛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