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文化宣传

核桃树风波

那时候住的还是窑洞,窑洞外边的院子没有围墙,只是偶尔在夏秋季节,从山里背一些成不了材的细木,围在院子四周,防止刚出生的小牛犊偷偷跑掉。小时候的我,喜欢爬到院子外边爷爷亲手栽种的那棵核桃树上玩闹。春天的核桃树长着一串串核桃花絮,像大个的青虫;夏天的树叶就像蒲扇一样,足以纳凉;秋天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守在核桃树底下等待脱掉“衣服”的核桃砸在...

语言之美沟通之道□费胜潮

和不少新生一样,我也是第一次步入上外的校园,但早就听闻了上外在外语圈的赫赫威名。她不仅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的老校,同样是一所有着鲜明时代特色和国际专长的现代化大学。几十年来为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语专业人才。据初步统计,至今仍活跃在外交一线的上外校友就有200多人,其中参赞以上的高...

“《为人民而创作》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著名画家作品联展”在我校开幕

4月8日上午,“《为人民而创作》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四站)———著名画家桑建国、王野翔、王立庆、朱小元、张艺、顾光明作品联展”在我校明故宫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幕。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杭育新,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晖,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

靥笑春桃灼灼芳华临江仙朱长荣

且尝音乐回味无穷邓梅在三峡大学第七届桃花文化节上,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以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朋友》吸引了现场观众的注意。音乐无国界,“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中国人之间的杯酒情谊,也能引起非洲朋友的共鸣。情到深处的眉头微皱,高潮处的深情对唱,极富感染力。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每到节奏微转处紧跟着的极富特色的非洲民调,引来了观众的连连赞...

十里不如你

最美桃花相约三大三峡大学举办第七届桃花文化节本报讯(通讯员赵美玲)求索溪水流潺潺,万紫千红桃花艳。4月1日,三峡大学第七届桃花文化节如期举行,50多个国家的中外学生同展才艺,4万余市民来校共品校园文化之美。本届桃花文化节以“美丽三大桃花有约”“爱上宜昌落户西陵”为主题,在三峡大学汇聚异国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为国际文化交流融合搭建舞台,...

女博士阿路

常来我们宿舍的阿路,是一位双胞胎母亲。她来北京读博士的那年,两个女儿才一岁半,所以她的这一场读书,便被家人定义为自私的出逃。逃避的当然是养育两个女儿的责任。但事实上,虽然她很少提及,从楼道里总是以争吵为主的电话中,我和舍友橙子知道她逃避的还有岌岌可危的婚姻。所以每次阿路推门进来,都裹挟着一股怨气和躁动。她说话的语速飞快,当然大部分的女...

莫忘英魂,但惜眼前

天空,湛蓝无垠;大地,广袤辽远,我于这天地间思绪万千。土地仍是土地,天空仍是千年前就存在的天空。但这片土地从远古裹挟着历史的尘埃而来,历经世事更迭,沧海桑田。中华民族也从远古走来,从野蛮走向文明,从纷争无限走向安宁和谐。这一路上有荆棘,有花开,有狂风骤雨,亦有雨过天晴。若将这条路比作星河,那必是星光璀璨。那些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

江财,我在未来等你

窗外烟雨霏霏,不觉,已多日未见阳光,梳理了一下懒惰的情绪,撑一把浅色雨伞,独自游走在校园角落里。大雨润色后的麦庐,宛如一幅刚刚完成的油画,宁静而又清新,一花一木各有姿色。熙熙攘攘的路口,雨水潺潺流过,冲散了前些天烈日灼烧的炙热,换来了碧水微波点缀出的宁静、清新和湖旁的清凉。我想作画。想用色彩来描绘这番风景,一点一线去勾勒出你的美丽。我...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工业经济研究所结缘40周年

30年追随,心存感恩,收获满满;40年历程,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筚路蓝缕,创造辉煌历史,在学界和业界树立了典范。40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记得与工业经济研究所结缘于1987年。从此,我对工业经济研究所始终保持着一份真爱与尊重。当年,我作为学界晚辈,有幸参加在九江解放军企业管理干部学院(现九江学院)举办的...

世界睡眠日:用好生命宴席上睡眠这道“滋补品”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于3月17日发布了今年的中国主题“规律作息健康睡眠”。然而从中国睡眠研究会针对全国20多个省的一份《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90后年轻一族的睡眠状况与该主题背道而驰:满分100分,90后的睡眠均值只有66.26分。调查中,约六成人存在睡眠问题。寒假过后不久,公共管理学院20...

学霸宿舍竞开花同楼四寝齐保研

从左到右依次为程晓蒙、雷盈、皇甫月月、郭豪丹受访者供图随着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2018年研究生推免工作陆续结束,我校各院(系)保研学生名单也相继确定。在我校主校区荷园5号楼,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化学专业本科生中的4个女生宿舍(每个宿舍4人)共16人分别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11所高校...

志在修志三十载铁笔丹心著春秋———记我校校友、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原副主任、编审鲁德政

鲁德政老师的一生离不开一个“书”字,读书、教书、编书、藏书、用书。新志、旧志、各类历史书籍,22个“顶天立地”的书柜摆满了客厅和4个房间,走进鲁老师的家中,仿佛置身一个史志图书馆。“读书、教书、编书是我一生的‘三部曲’。”鲁老师说。鲁老师是我校校友,曾任我校历史系党总支书记,1993年被评为具有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

最是一年春好处□文法学院程爽

春寒料峭,在经历了几番气温骤降又回暖的踟蹰后,清晨那一缕轻柔的阳光悄悄穿过玉兰的枝桠,零零散散地洒在地上,春终于穿过了校园的大门。宋代邓深有诗云:“草迷犊角挂林笋,风起茧毛杨树花。”早春时节,漫天悬挂的杨树花可谓校园里最常见的景观了。细风阵阵、小雨窸窣的三月过后,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杨树悄悄抽出新丝,裹上灰色的绒毛,再过几日,杨树花便会乘...

侯厚吉教授与王作红

我与王作红相识四十余年了。我的岳父侯厚吉教授在七十年代住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校西区39栋与王作红的父亲王功义为邻居。王功义勤劳、朴实、为人忠厚、乐于助人。王作红从小聪明能干,兄弟姐妹多,不但要分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而且善良,很有同情心,热情扶助他人。岳父侯厚吉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岳母郑兆聪为家庭妇女,其妹郑兆泰残疾...

繁花留香记真情四季常绿伴书声

校园内,我们总会看到一个个手捧书本的学子身影,不管是在吹拂着荷风的湖边,还是在百花簇拥的中心花园,学子们总会笑着说:“这里空气清新而且安静,总会让人心情愉悦,背书效果也好。”绿植繁花为校园的学子提供了安静的学习环境,陪伴着他们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如今三四月份来临,春天的颜色一点点沾染在枝丫上,学生在欣赏美景时,负责我校绿化建设规划的...

记忆中的臧乐源先生

清明节假期归来,去院里信箱取信件,发现有一本装帧精美而色调朴实的著作。仔细一看,是《臧乐源诗文集》。原来是臧乐源先生的诗集出版了,院里给每位老师送了一本。臧先生是我的老师的老师辈,按照传统,我应该称呼先生为“师爷”了。虽然臧先生在2017年6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每每念及他饱含微笑的面容、洪亮的声音和讲话时的无限激情,恍如昨日。余生...

关于养老模式及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机构融合的思考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向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的要求目前人口老龄化呈全球化趋势,我国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民政部2017年8月公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远超过了WHO所...

南林志

诚笃绿水洗碧空,朴讷躬行伴柏松。雄心长系河山绣,伟业千秋久为功。树影婆娑绘丹青,木立南门响林钟。树绿荫成汇五脉,人间芳菲九州同。

向日葵

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接近阳光。向日葵,这疯狂的花朵,燃烧在硬朗的脊背上,擎着火一样的精神和灵魂,怒放着不息的思想。向日葵是母亲最喜欢的花儿,没有之一。不仅因为它是好种多产的农作物,更因为它那寻找阳光积极向上的姿态一直是母亲的信仰。外婆家的小小天井总是挤满一排排的向日葵,它们腰杆笔直,乐此不疲地向着太阳微笑,而这一株株充满正能量的向...

玉米

在乡村的田野,玉米总是高高挺立,从春到秋,它壮美的影子总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在我的家乡,玉米是一种长得较为高大的作物,它们通体笔直,威武潇洒;在布局上,又总是以集团军的形式出现,整整齐齐,排排相依,方方相连,仿佛整装的士兵,时时在列队待命。成熟的玉米穗那饱满的样子,常撩得人心动。最漂亮的是玉米穗上的须子,秋日里,紫红的长须飘飘摇摇,在...